《九十八》
2021年
13cm×25cm
画中的老人与家中的猫狗共坐一排,高举酒杯,开怀大笑。这是黄永玉在九十八岁时创作的生日邀请。这位赤诚的顽童,在年逾九十之际,依然用不受约束的笔触记录着自己对世间的无尽好奇与探索;将阅历加持下的所思所感化为字里行间的风趣;也珍惜着岁月的河床冲刷过的每一颗石子。
《忽忘所来径》
2022年
69cm×68.5cm
黄永玉生于湖南常德,曾求学于厦门,也曾辗转流浪于福建各地。他在《从闽南出发》的题跋中写道:“我在闽南长大,好几年生活在避难的安溪县,离开学校后,一直在闽南四处游荡。”他做过瓷器学徒、代课老师、战地服务团剧教二队的美术队员……同时,他通过自学木刻版画,开始在报纸及书刊上陆续发表木刻作品,并加入木刻协会。木刻版、木刻刀、颜料和磨刀石,这些行囊中的家当,是他独自闯荡时的学习内容和谋生手段。
展厅
江西、上海、台湾、香港、北京……黄永玉的一生走过了太多的窗口,这些漂泊不定时的锚点却最终成为了他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组成,并孕育了玲珑细腻的创作初心。他感慨生命与美的转瞬即逝,水仙、玉簪、荷花在他的笔下得以更持久地绽放;他也从对生活的观察出发,通过一系列憨态可掬的动物传递着独到的人生哲学。
《玉簪花》
2018年
134cm×138cm
《水仙》
2020年
96.5cm×89cm
老虎照镜,自己吓自己
人的“天敌”只有人自己
展厅
人们称他“老顽童”,或许包含着对那份不因岁月流逝而消退、对世间万物永远充满好奇心的由衷赞许。他的细心观察和敏锐捕捉,让看似不起眼的一切都能成为创作的素材与思考的契机。
“摔跤手”系列是一批将摔跤手为主要创作对象的作品,黄永玉以简约的用笔和鲜明的色块表现出了摔跤竞技时的动态,更表达了有趣的思考:“他们在行当体系中,时时刻刻锻炼中,骨骼筋肉碰撞中,没有取巧的可能,没有花拳绣腿让人唾骂的机会。因此多年来自自然然形成了自己的行规,光天化日之下爽朗的个性和风格。”
《抱单臂摔》
2017年
69cmX69cm
《手脚撇》
2017年
69cm×69cm
漫画风格的动物们是黄永玉灵魂的使者。在他的笔下,老鼠与猫对弈,“输赢都心跳”;十二生肖的“落榜者们”集体举着问号站成一排,对传统提出质疑;兔子在月亮上笑着发言:“幸好现在的科学家说月亮只是跟地球转的一颗小卫星,和我毫无关系。”这些画作看似荒诞,其实诙谐但也严肃,生动可爱却又引人思考。
《和猫下棋》
2019年
52cm×48cm
《十二生肖外篇》
2019年
34cm×153cm
《月亮上》
2022年
48cm×45cm
面对光阴,他说:“这个世界长大了”;但他也说:“这里且歇口气,等待明年的花开。”以小见大,自平凡中窥见有趣,从凡俗中收获诗意,大概才是“顽”字之根本。
《歇口气》
2020年
137.5cm×68.5cm
《今夜》
2022年
100cm×90cm
《今夜》描绘的繁星、湖面、万家灯火和蓬勃绚烂的植被,仿佛在发出一份浪漫到有些奢侈的邀约:此时此刻尽管将一切世俗纷扰抛之脑后,应接不暇的都市节奏也可按下暂停,你我只需抬头凝望这一片星空,让夜晚的宁静冲刷掉内心所有的迷茫、困顿,让这幅画的每一个观者重新意识到生活中的那些司空见惯所潜藏的治愈与美好。
“告诉子孙们,人应该拥有如今夜之权利,过宁馨如今夜之日子。”
且将一切焦虑与不安交给夜晚,繁星自会告诉我们该如何自处。
《今夜书法》
2022年
48.5cm×44cm
无独有偶,本次展览的每个篇章中都设置了不同圆缺程度的月亮标识,她们也是和黄老一起对观众发出的邀请:不管人生际遇,起落浮沉,每逢月圆之时,别忘了抬头看月亮。
《九月十日是中秋》
2022年
61cm×69cm
展厅